針對名人的假新聞不僅僅是謠言;它損害個人名譽,導致嚴重傷害。ADVERTISMENT
金賢然,一位擁有大約300萬訂閱者的YouTuber,最近在一個關於他最近車禍的視頻中談到了假新聞。他表達了沮喪,說,“有文章聲稱我已經死了。”同樣,喜劇演員金元曉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關於他死亡的假新聞報告,憤怒地說,“讓我們對這些假新聞法律做些什麼。我還活著。”
除了虛假的死亡報告外,無根據的謠言仍在傳播。
6月9日,YouTube頻道“娛樂公司”散佈了關於高賢廷和曹仁成的荒謬聲稱,就好像它們是真的一樣。這段視頻被揭示為是一個由無關照片組成的合輯,用於呈現錯誤信息。
近年來,所謂的“網路破壞”犯罪,即創造假新聞以從名人和知名影響者那裡獲利,已經增加。這些犯罪者創建並上傳具有可疑內容的感覺視頻以增加觀看次數並獲得收入。YouTube頻道“Sojang”,該頻道製作了關於IVE成員張元英的誹謗視頻,獲得了大量利潤,已經被帶上法庭。該頻道的運營者朴的一些資產已被法院凍結。
國會也在對抗假新聞方面採取行動。最近,在第22屆國會上提出了《信息和通訊網路法》的修正案,要求像Naver和YouTube這樣的平台承擔防止假新聞的義務。
修正案包括要求信息服務提供者指定一個負責防止虛假信息傳播的人,並對不遵守規定的行為處以罰款。
假新聞不再僅僅是個人的違法行為;它已經成為一種犯罪行為。假新聞傳播造成的傷害不僅損害個人名譽,還損害了整個社會的信任。
需要嚴厲的懲罰和信息共享平台的負責任行為來解決這個問題。